在同一片天地,既有淳樸熱情的苗家風情,又有寓教于樂的自然教室;在山水風光中感受市集煙火,與萌寵互動、看熱帶植被,在遠離喧囂的山中靜宿,動手播種就能奔赴“向往的生活”……3月20日,記者走進黔東南州三穗縣臺烈鎮頗洞村,發現這里“頗有洞天”。
“堅持‘不搞大投入、不搞大拆建’原則,華僑城集團圍繞‘輕設計、低干預、小改造、大提升’理念,在保留原生態鄉村景觀風貌基礎上,對頗洞村進行民俗風貌深層次挖掘,并加入新元素、新業態、新產品。”三穗縣委常委、副縣長(華僑城集團派駐掛職)鄢玲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頗洞美村萌寵樂園
2022年9月底,“頗洞美村”一期提升業態全部開放,景區很快成為親子游和周邊游的熱門打卡點,改造開放至今,景區已接待游客約12萬人,營收約265萬元。在此之前,頗洞村升級“變美”,不僅牽動著當地群眾的心,也成為華僑城集團展現央企作為、破題“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路徑。
“連起三場霧,小雨下不住”“伏里起西風,稻管易生蟲”……與村民自留地不同,頗洞農場里,一畦畦菜地間豎起寫有農業氣象諺語的木牌。
孩子們在頗洞農場動手實踐
“周末,附近小學剛來收獲了一畦蔬菜,孩子們在這里不僅能學習農業小常識,更能動手實踐。”三穗縣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頗洞美村負責人袁明芝介紹道。
緊鄰農場的是華僑城集團打造的自然教室。袁明芝告訴記者,以“種子”為主題IP,將“種子文化”和“植物生態”有機結合,場館內形成了一個可供全年齡段人群沉浸式體驗的“童趣種子星球”。
自然教室內的食蟲植物溫室。管云 攝
模擬不同氣候類型的植被小環境,以聲光電技術展示風力發電、垃圾分類等趣味常識……一場場充滿趣味的體驗課,成為頗洞美村打造的新亮點。
與自然教室同樣“吸睛”的,還有由呆萌可愛的羊駝、鴕鳥、長毛兔、梅花鹿等組成的萌寵樂園。此外,“芳菲小徑”“飄香果園”等景點也吸引游客前往打卡。
清溪美宿
“游客還能入住‘清溪美宿’放松身心,感受山野靜謐的夜。”袁明芝說,2022年在華僑城集團與三穗的合力打造下,一系列旅游業態正式開業,頗洞成為三穗第一家以“美村”命名的鄉村振興示范村。
近年來,三穗積極踐行以農興文、以文興旅戰略,頗洞村被打造成第一批國家3A級農業體驗園景區、三穗首家生態農業示范園,景區也被納入三穗半小時旅游經濟圈。
“雖然具備文旅產業基礎,但由于缺乏專業運營團隊,頗洞的旅游功能逐步減弱。”頗洞村黨支部書記張啟輝回憶,眼看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時,轉機就來了。
遠眺頗洞村
盤活旅游閑置資產是一道“乘法題”,華僑城集團成為這道題中的“最大乘數”。2022年,華僑城集團發揮文旅資源優勢,利用每年的定點幫扶資金,幫助頗洞項目提檔升級。
三穗縣文體廣電旅游局黨組成員、旅游服務中心主任石遠軍介紹,不僅是資金的涌進,華僑城集團還從人才、模式等方面傾力輸出,先是選派了一支由博士生帶領的5人團隊進駐頗洞村開啟項目建設,此后通過與三穗縣政府、頗洞村委會交流、研判,把項目定位為“貴州省新型景區式鄉村”。
頗洞村民族文化廣場
正是有華僑城集團幫扶干部和建設團隊的傾情付出,才探索出了頗洞村“智慧輸出撬動 平臺化聯合運營 多主體合作共建”的項目開發模式及“央地協作美麗鄉村EPCO”的項目建設模式,即由三穗頗洞美村項目部和三穗縣屬國資公司貴州生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三穗縣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分別負責“E”(設計)、“P”(采購)、“C”(施工)、“O”(運營)等環節,共同打造華僑城鄉村振興的“頗洞樣板”。
一早,村民楊艷蘭來到頗洞美村民族廣場,穿上苗家服飾,排練即將在11點開場的文藝表演。與其他9位村民組成表演隊后,楊艷蘭每天都很充實,一天兩場表演,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農文旅一體發展,美的不只是風景,更有內涵。“項目建設期間,累計幫助約150名村民就業;項目運營后,又向村民提供了30余個崗位,預計將增加村民年收入超100萬元。”張啟輝說。
楊艷蘭與村民們組成的文藝表演隊
“華僑城集團采用運營前置理念,為項目留下了人才儲備。”石遠軍介紹,為了保證項目“后續可持續”,華僑城集團主動邀請項目運營方全程參與規劃、設計和工程建設,并積極幫助其更新運營理念、完善架構、培養人才、提升水平。
今年26歲的袁明芝就是三穗本地人,全程參與頗洞項目讓她收獲良多。去年9月,項目正式移交給她所在的公司運營。不久前,她剛去華僑城集團成都運營項目參加培訓,學習了當地文旅產品新樣態,也打開了對文旅產業認知的更大視野。
頗洞村煙火集市
通過樹立品牌、創造管理模式、實施有序交付、壯大集體經濟的模式,頗洞項目實現了從“聯合運營”到“獨立運營”、從“外部輸血”到“內部造血”的蝶變。
幫扶二十載,山海情更深。“未來,華僑城集團將持續發揮優勢特長,以產業幫扶為引領,抓好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主線,實施‘華僑城美育幫扶計劃’,多措并舉促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五大振興’,助力三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鄢玲說。
詞條設計/管云
圖/三穗縣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管云
編輯 朱登芳
二審 陳露
三審 張齊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